未确定病情时,奔波在医院的各个科室、反复检查,耗时费力。
确定病情后,到底要手术治疗、化疗、放疗、还是保守治疗,治疗方法各有所长,难以抉择。
治疗后不知道如何康复,担心病情复发……
与其在恐慌中度过,不如多学科联合会诊。
什么是多专家联合会诊?
◆愫煜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
MDT的发展
为什么要接受MDT?
MDT的开设目的是让患者预约一次号就可以享受“一站式”诊疗服务,打破传统就诊模式,给患者提供了全方位、专业化、个体化的诊疗和便捷就诊服务。
区别 | MDT | 传统会诊 | 愫煜MDT |
特点 | 时间、地点固定、参与人员稳定。 | 时间、地点不固定、参与人员不稳定。 | 目前成立了肿瘤科、乳腺科、心内科等MDT专家小组,所有成员全部来自三甲医院顶尖专家,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 |
参与人员 关系 | 平等,各专家的判断均要进行综合考虑。 | 主治医师拥有绝对的权威,参会人员只给建议,不干涉最终治疗。容易形成结果一边倒的言论。 | MDT专家组成员关系平等,共同讨论,制定给出最佳诊疗建议。 |
侧重点 | 各方面提前干预防止病变,并定期评估,调整治疗方案,重在预防和治疗。 | 发现问题,主治医生组织发起会议,重在治疗当下病情。 | 针对患者病情,多专家联合会诊,以患者为核心,制定诊疗建议+康复建议,减少病情反复和转移的几率。 |
◆MDT和传统会诊的区别
能够节省患者辗转在各科的时间以及金钱,减少了医患沟通的困难,大大提升了诊疗效率,确保患者能在黄金治疗时期,得到最精准最全面的诊疗方案或建议。
对于医生来说,和各科之间面对面交流,能更好的帮助单科医生了解其他领域,医生之间能相互学习,优化医生资源,提高了医疗的学术水平。良好的会议环境能让医生们更专心的研究患者病情,为此讨论出更佳的诊疗方案。
MDT在临床上的实践应用
(以下数据均来自《尚访慧珍讲肿瘤》)
1995-2004年
Segelman等人曾对IV期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,进行MDT 评估,评估后接受转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37%,而那些没有接受转移性手术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%
2001-2005年
Du等人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,结果发现:MDT组患者中,37.1%的患者保肛,而非MDT组只有13.5%患者保肛,MDT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7.2%,非MDT组为69.7%。
2006年
Bydder等人对肿瘤数据库进行了前瞻性研究。结果发现经过多学科讨论和未经多学科讨论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33%和18%。
愫煜MDT服务套餐
MDT诊疗建议
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况以及提供的相关资料,由愫煜MDT对应病种的专家组联合会诊,出具个性化的诊疗建议报告。
MDT诊疗建议+康复建议
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况以及提供的相关资料,由愫煜MDT对应病种的专家组联合会诊,出具个性化的诊疗建议报告、康复建议报告。